UB小说
UB小说 > 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 > 第19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5节

 

谢景行装出一脸无辜样,“伯父,刚才是你让我实话实说的。”

安淮闻就算涵养再好,此时也因谢景行的话堵了一口气在心中,上不来下不去。

钱易之可是少能见到安淮闻变脸,此时正一脸兴味,甚至还加了把火,“那这火药配方和大炮便就是景行送的聘礼了?”

安淮闻闻言狐疑地看向谢景行,莫非这小子竟这般狡猾?这是看着他与公主拒绝不了火药和红衣大炮的诱惑,打了先斩后奏的主意。

这个事情谢景行可不能承认,他也根本没有如此想过,至于聘礼一事,今日在来梅山的路上才想起来要与天下商行合伙做生意赚钱呢。

他忙摇了摇头,在安淮闻诡异的视线中道:“钱大人想多了,并不是如此,我会将火药和大炮的制作方法告知伯父,纯粹是一片真心想让屿哥儿早日回来,并无他意。”

安淮闻看他说得信誓旦旦,勉强信了他的话。

钱易之没看成热闹,有些失望,安淮闻却不乐意让他看笑话,忽然转头看向他,沉声道:“钱大人今日愿意与我来梅山赏景,便是打的打探景行,也顺便探听景行与长公主府关系的主意吧,现在已知其中情况,不知钱大人如何感想?”

钱易之摊了摊手,笑道:“什么都瞒不过安侯爷。”

谢景行惊讶地瞪大了双眼,他可从未见过钱易之,甚至在这之前,连户部尚书姓谁名谁都不知,为何钱易之会打探他?

又哪里是他疑惑,安淮闻也是满眼奇怪地看向钱易之,他更弄不明白钱易之对谢景行如此关注的原因。

钱易之是经科举入仕,还是当年殿试的榜眼,头名三甲按照惯例一律入翰林院,钱易之当年便是被授予翰林编修一职,只是正七品。

当年的状元就是现在的内阁阁老,也就是东阁大学士张文进。

东阁大学士虽才正五品,可张文进却同时也是正三品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乃是首府孔起元。

张文进是何怀仁的门生,何怀仁有着什么样的打算不言自喻,眼看着孔起元再过几年就该卸下首辅一职告老还乡了,到时兵部尚书之位极有可能就会落在张文进身上。

而何怀仁到时也会顺理成章升任首辅,有兵部尚书一职,张文进便也是板上钉钉的次辅了,等到那时,六部中,吏部、刑部、礼部和兵部都与何怀仁关系密切,内阁更是他一方独大,这不知从多少年前便部好的局。

而事情正如何怀仁所预料,当年只不过被授予了从六品翰林修撰一职的张文进,短短二十年,便爬至了如此高位,不知是多少经科举入仕的寒门子弟一辈子也达不到的品级。

有张文进朱玉在前,钱易之初始便显得默默无闻了,可他却稳扎稳打,离开翰林院后没入内阁,一直在户部任职,熬走了三任户部尚书,终于在几年前升任了户部尚书一职。

那正是顾绍嘉与何怀仁斗得热火朝天之时,谁也不愿户部尚书之位落于对方之手,而与何怀仁没有明显牵扯,又与顾绍嘉攀不上任何关系的钱易之,便被两方看在了眼里,这才在两方的默认中,成为了户部尚书。

也算得上是捡漏了,不然想要在户部熬出头,不知还得熬多少年。

而在钱易之成为户部尚书之时,顾绍嘉和何怀仁早已将他查了个干净,将他家中有几口人?家庭情况如何?都查了个底朝天。

而钱易之入朝之后,一直本本分分做官,更不结党,与同年关系都只是淡淡,就是与他同为头名三甲的张文进,与他之间关系也只是平平。

时日久了,见他仍然老老实实做事,更不偏向于任何一方,也便没在他身上多费心思。

可任凭安淮闻此时将钱易之生平又回顾了一遍,也寻不出他与谢景行之间可能存在的任何联系。

可他却分明表现出了对谢景行的亲善,着实让安淮闻不解。

钱易之这时却没有解答他的疑惑,而是又说起了安淮闻最关心的事情,“为让安小公子早日回京,景行可以造出红衣大炮和火药,可现在金匾城军士和百姓生活困顿,景行可有解决法子?”

谢景行眼瞳微微放大,他还未进入朝堂,自然不知金扁城百姓和军士状况,原以为有红衣大炮能保护金匾城,保护屿哥儿,屿哥儿便可高枕无忧了。

有长公主、英护侯和泰安帝在,谢景行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金匾城居然还会出现生活困顿的情况,屿哥儿送回来的信,上面说的也全是好话,看来屿哥儿也学会了报喜不报忧这一套。

“可近几年大炎朝风调雨顺,税收状况应该良好,只是为金匾城拨一些军需和物资,朝廷应不会拿不出来才是?”谢景行疑惑地看向安淮闻。

安淮闻苦笑一声:“税收状况虽还算良好,可朝堂和地方上下花银子的地方更多,每年抠抠搜搜才能有些结余,可今年也出了不少意料不到的事情,又是地动又是水灾,边境四方都不太平,天灾人祸都撞到一块儿去了。”

他抬眼看了对面八风不动的钱易之,笑道:“国库银子还剩多少,没人比钱大人更清楚了,我们方才便是在言说此事。据钱大人所说,国库的银子也不多了,还得为年底和明年初的天灾做预防,属实不能再为金匾城另外另拨出一笔银子。”

谢景行也跟着看向钱易之。

钱易之仍是笑眯眯的,又问道:“如何,这种状况下,景行可能想到法子一解金匾城此时难题?”

谢景行沉思片刻,金匾城现在状况无非是缺药,缺粮,兵士们也缺可替换的军备,还是最寒冷的冬季,想来也该是缺乏保暖物资的。

这些还都是最紧要的,若是西戎军对金匾城的城墙也造成了破坏,说不定还会缺石材、木材这些平日里极为常见的材料。

在经过几个月的战争后,金匾城想要自己弄到这些东西那是比登天还难,只能从其他地方运过去。

而无论哪一样,都缺不了银子。

就连坐拥天下商行的长公主都拿不出来许多银子来,谢景行一时之间又能想到何种办法?

沉思之中,谢景行首先想到的便是向大炎朝富商和乡绅募捐粮食和银子,若是可以,朝堂官员站出一个带头的,捐出一些俸禄,也能筹到一笔不少的资金,他想到了,便也如此说了。

钱易之看他一眼,道:“倒是个好法子,可是如何才能调动富商和乡绅的积极性呢,总不能朝廷说一声,就指望他们积极踊跃将自家粮食和银子白白送给朝廷吧?”

谢景行道:“若是加以奖赏呢?由陛下和朝堂众臣商议出对应的奖赏,比方说可以根据捐助的多少,给予他们一些特权或是在某些事情上给他们行些方便,如盐引条子一类。”

贩盐在哪朝哪代都是盈利极高的一项买卖,不过盐商想要贩盐,就必须取得朝廷发放的盐引,不然便是贩卖私盐,一旦被朝廷发现,便是砍头的重罪。

钱易之眼露赞赏,“若是在大炎朝君臣一条心的情况下,这便是最好的法子了,可偏偏……”他脸上笑容收了收。

安淮闻听得谢景行这么短时间便想出法子,心中对他也是称赏不已,可他同时也与钱易之想到一处去了。

他摇了摇头,“这等向民间募集的事情需先经由内阁商议,同意后,才能将命令下发到各地,不说底下百姓是何反应,就说内阁中有何怀仁和张文进,此事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办到。”

“让官员捐献出部分俸禄,也算是个好主意,可是就算有人带头,总有一些不愿事情顺利进行的官员,也不会拿太多钱出来,就算最后筹得了银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安淮闻脸上忧色又起,主意是好主意,可奈不何朝堂中有一大群拖后腿的呀。

谢景行蹙眉,一时之间也有些一筹莫展,时间太短了,他怎么可能如此轻易便解决连顾绍嘉和安淮闻联手都奈何不了的难题。

旁边安淮闻也是一脸愁容,可谢景行无意之间抬眼时,却发现端坐于他旁侧的钱易之,嘴角却挂着一抹不明的笑容。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